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安川伺服驱动服务商    

安川伺服驱动器,安川伺服驱动控制器,安川伺服电机
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姚经理
  • 电话:18520143666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站内搜索
 
友情链接
  • 暂无链接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设备电气图设计!
新闻中心
设备电气图设计!
发布时间:2025-09-24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6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设备电气图设计是工业设备研发与制造的核心环节,直接决定设备电气系统的安全性、可靠性、可维护性及成本控制。其设计需遵循国家标准(如 GB/T 4728) 和行业规范,覆盖从需求分析到图纸归档的全流程,同时兼顾电气元件选型、布线逻辑、故障排查便利性等核心要素。以下是设备电气图设计的完整框架、关键步骤及实操要点:

一、电气图设计前的核心准备(需求与规范)

设计前需明确电气系统的 “功能边界” 和 “约束条件”,避免后期频繁修改。核心准备工作包括 3 个维度:

1. 明确设备电气功能需求

需与机械设计、工艺工程师同步,梳理电气系统需实现的核心功能,形成《电气需求规格书》,示例如下:

  • 动力控制:电机(伺服 / 步进 / 异步)的启停、调速、正反转;加热管 / 电磁阀的通断控制。

  • 信号采集:传感器(光电 / 接近 / 压力 / 温度)的信号输入;编码器的位置 / 速度反馈。

  • 安全保护:过载、短路、漏电、急停、联锁保护(如 “门未关→设备无法启动”)。

  • 人机交互:触摸屏(HMI)的参数设置、状态显示;按钮 / 指示灯的操作与提示。

  • 通信需求:PLC 与变频器、伺服驱动器、传感器的通信(如 Modbus、Profinet、EtherCAT)。

2. 遵循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

设计必须符合强制标准,避免安全隐患和合规风险,核心标准包括:

  • 图形符号标准:GB/T 4728《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》(对应国际标准 IEC 60617),确保电阻、接触器、PLC 等符号统一。

  • 布线与安装标准:GB 5226.1《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 1 部分:通用技术条件》(如 “动力线与控制线分开敷设”“接地线截面积≥2.5mm²”)。

  • 图纸格式标准:GB/T 18135《电气工程 CAD 制图规则》(图纸尺寸、标题栏、明细表格式统一)。

3. 确定电气系统架构

根据设备复杂度选择合适的架构,常见架构分为 3 类:

架构类型适用场景核心组件优点
继电器控制系统简单设备(如单电机启停)继电器、接触器、按钮、断路器成本低、故障易排查
PLC 控制系统中等复杂度设备(多动作时序控制)PLC、HMI、变频器、传感器灵活性高、可编程修改逻辑
工业 PC(IPC)+PLC 系统高复杂度设备(如多轴联动、数据追溯)IPC、PLC、伺服系统、工业相机、交换机支持复杂算法、数据存储与远程监控

二、电气图设计的核心组成与绘制要点

设备电气图并非单一图纸,而是由6 类核心图纸组成的 “图纸集”,需按逻辑关联层层展开,确保施工人员能快速理解电气系统的 “全貌” 和 “细节”。

1. 电气系统框图(顶层设计)

  • 作用:展示电气系统的整体架构、核心模块间的连接关系(如 “电源→PLC→驱动器→电机”),是后续详细设计的 “蓝图”。

  • 绘制要点

    • 用 “方框” 表示核心模块(如 “主电源模块”“PLC 模块”“伺服驱动模块”“安全回路模块”)。

    • 用 “线条 + 箭头” 表示信号 / 动力流向(动力线用粗线,信号线用细线)。

    • 标注模块的核心参数(如 “主电源:380V AC 50Hz”“PLC:西门子 S7-1200 CPU 1214C”)。

2. 电气原理图(核心图纸)

电气原理图是设计的 “核心”,需详细标注元件型号、端子编号、接线逻辑、保护机制,分为 “主电路” 和 “控制电路” 两部分,是接线、调试、维修的直接依据。

(1)主电路设计(动力回路)
  • 覆盖范围:电源输入、断路器、接触器主触点、变频器 / 伺服驱动器、电机、加热管等 “大功率元件” 的连接。

  • 关键设计要点

    • 过载保护:电机回路串联热继电器(或依赖变频器内置过载保护)。

    • 短路保护:各支路串联空气开关(MCB),额定电流比支路最大电流大 1.2-1.5 倍。

    • 漏电保护:潮湿环境(如食品机械)需加漏电断路器(RCD),漏电动作电流≤30mA。

    1. 电源选型:根据总功率计算电流(I=P/√3/U/COSφ),选择匹配的断路器(如 “总功率 10kW,380V AC,选 25A 塑壳断路器”)。

    2. 保护设计

    3. 接线标注:主电路导线需标注截面积(如 “动力线:RVV 3×4mm²”),端子编号按 “L1、L2、L3(三相)”“N(零线)”“PE(地线)” 规范标注。

(2)控制电路设计(信号回路)
  • 覆盖范围:PLC 输入 / 输出(I/O)、按钮、指示灯、传感器、继电器线圈等 “小功率信号元件” 的连接。

  • 关键设计要点

    • 传感器信号线(如接近开关)需用屏蔽双绞线(RVSP 2×0.3mm²),屏蔽层单端接地(接 PE 端子)。

    • PLC 输出侧若驱动感性负载(如继电器线圈),需并联续流二极管(如 1N4007),避免反向电动势损坏 PLC。

    1. I/O 分配表:先制定 PLC I/O 分配表(如下表),再绘制原理图,避免端子混乱。

      PLC 端子信号类型元件名称功能描述备注
      I0.0输入急停按钮(常闭)紧急停止触发串联在安全回路
      I0.1输入启动按钮(常开)设备启动指令自保持逻辑
      Q0.0输出接触器线圈控制电机启动需串联过载保护触点
      Q0.1输出运行指示灯(绿)设备正常运行指示24V DC LED 灯
    2. 安全回路设计:急停、安全门、双手启动等安全信号需 “串联” 在控制回路中,且优先接入 PLC 的 “安全输入端子”(如西门子 PLC 的 I0.0-I0.3),确保故障时直接切断控制电源。

    3. 抗干扰设计

    4. 逻辑标注:控制电路需标注 “逻辑关系”(如 “启动按钮按下→I0.1 通→PLC 输出 Q0.0→接触器吸合→电机启动”),复杂逻辑可附加 “控制时序说明”。

3. 电气布置图(物理安装)

  • 作用:标注电气元件在配电箱 / 柜内的 “物理位置”,指导装配人员安装元件。

  • 绘制要点

    • 散热原则:变频器、伺服驱动器、加热控制器等发热元件远离 PLC、传感器,且预留≥50mm 散热间隙。

    • 操作原则:按钮、指示灯、急停按钮安装在配电箱正面 “易操作区域”(高度 1.2-1.5m)。

    • 布线原则:强电元件(断路器、接触器)与弱电元件(PLC、HMI)分开布置,间距≥100mm,避免干扰。

    • 按 “1:10” 或 “1:20” 比例绘制配电箱尺寸(如 “配电箱:600mm×800mm×200mm”)。

    • 元件布局遵循 “3 个原则”:

    • 标注元件的 “安装尺寸”(如 “PLC 安装孔距:120mm×80mm”)和 “固定方式”(如 “DIN 导轨安装”“螺丝固定”)。

4. 接线图(端子连接)

  • 作用:详细标注 “元件端子→配电箱端子排→外部设备” 的接线关系,是现场接线的直接依据,尤其适用于多设备联动场景(如 PLC 与变频器、HMI 的通信接线)。

  • 绘制要点

    • 采用 “端子排编号” 关联(如 “PLC 的 Q0.0 端子→端子排 TB1-01→接触器线圈 A1 端子”)。

    • 通信线需标注 “信号类型”(如 “Modbus 通信:A 线→TB2-01,B 线→TB2-02”),并备注屏蔽层接地要求。

    • 外部设备(如电机、传感器)需标注 “设备编号” 和 “线缆长度”(如 “电机 M1→端子排 TB3-01/02/03,线缆长度 5m”)。

5. 电缆表与元件明细表

  • 电缆表:汇总所有外部电缆的规格、用途、长度,指导采购和布线(如下表)。

    电缆编号规格用途两端连接点长度备注
    CAB1RVV 3×4+1×2.5电机 M1 动力线端子排 TB3→电机 M15m3 芯动力 + 1 芯地线
    CAB2RVSP 2×0.3接近开关 S1 信号线端子排 TB4→接近开关 S13m屏蔽双绞线
  • 元件明细表:汇总所有电气元件的型号、规格、数量,指导采购和库存管理(如下表)。

    序号元件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厂家备注
    1PLC西门子 S7-1200 1214C1西门子DC 24V
    2断路器施耐德 C65N 2P 10A3施耐德控制回路保护
    3接触器西门子 3RT2026-1BB402西门子AC 220V 线圈

6. 说明书与调试指南

  • 作用:补充图纸未涵盖的 “设计逻辑”“调试步骤”“故障排查方法”,方便后续维护。

  • 核心内容

    • 电气系统工作原理简述(如 “设备启动流程:急停复位→启动按钮按下→PLC 控制接触器吸合→电机运行”)。

    • 调试步骤(如 “首次上电前需检查:电源相序是否正确、接地是否可靠、端子接线是否松动”)。

    • 常见故障排查表(如下表)。

      故障现象可能原因排查方法
      设备无法启动急停未复位;启动按钮故障检查急停状态;测量按钮通断
      电机过载报警负载过大;热继电器设定值过小检查负载;调整热继电器设定值

三、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注意事项(避坑指南)

  1. 安全性优先

    • 所有裸露的带电部件(如端子排)需加防护盖板,避免触电。

    • 安全回路需 “双重保护”(如急停既切断控制电源,又切断主电源),符合 GB/T 15706《机械安全 设计通则》。

    • 接地线截面积需满足:动力回路地线≥动力线截面积的 1/2,控制回路地线≥1.5mm²(铜芯)。

  2. 可维护性设计

    • 元件选型优先 “标准化、通用化”(如接触器选西门子、施耐德等主流品牌,避免小众型号后期难采购)。

    • 端子排预留 “备用端子”(建议预留 10%-20%),方便后期改造。

    • 图纸标注清晰:所有元件、端子、电缆均需编号,且编号在 “原理图、接线图、明细表” 中保持一致(如 “接触器 KM1” 在所有图纸中均用同一编号)。

  3. 抗干扰设计

    • 动力线(380V/220V)与控制线(24V DC)分开敷设,若需交叉,需垂直交叉(避免平行敷设产生电磁感应)。

    • PLC 电源需加 “隔离变压器” 和 “电源滤波器”,减少电网波动干扰。

    • 高频元件(如变频器)的输入侧加电抗器,输出侧加 EMC 滤波器,降低谐波干扰。

  4. 成本控制

    • 元件选型避免 “过度设计”(如 1kW 电机无需选 10A 接触器,选 5A 即可)。

    • 电缆长度按需计算,避免浪费(如传感器线缆按 “实际距离 + 0.5m 余量” 计算)。

    • 配电箱尺寸按需设计,避免过大导致成本增加(需预留散热和接线空间即可)。

四、常用设计工具与软件

电气图设计需借助专业软件,确保图纸规范、可编辑性强,主流工具如下:

  • AutoCAD Electrical:工业电气设计主流软件,内置 GB/T 4728 标准符号库,支持自动生成明细表、接线图,适合复杂设备设计。

  • EPLAN Electric P8:高端电气设计软件,支持 “多用户协同设计”“3D 电气布置”,可与机械设计软件(如 SolidWorks)联动,适合大型设备或企业级项目。

  • KiCad:开源软件,适合小型设备或预算有限的场景,支持原理图和 PCB 设计(若设备含电路板)。

  • CADe SIMU:辅助工具,可对电气原理图进行 “仿真调试”,验证控制逻辑是否正确(如模拟 “急停按下→设备停止” 的逻辑)。

总结

设备电气图设计是 “从需求到落地” 的系统性工作,核心是**“规范、安全、可维护”**:需通过 “系统框图→原理图→布置图→接线图” 的层层细化,确保电气系统逻辑清晰、接线可追溯;同时兼顾元件选型、抗干扰、成本控制等实际需求。设计完成后,需通过 “图纸审核(与机械工程师、工艺工程师确认)→仿真调试→现场验证” 三步验证,确保图纸可落地、设备能稳定运行。...**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20143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